高考物理審題時,可以采取以下步驟:
1. 快速瀏覽:首先快速瀏覽題目描述,理解題目背景和要求,把握題目主要內容。
2. 劃出關鍵字:其次,在題目中劃出重要的關鍵詞,如物理量符號、限制條件、特殊備注等。這有助于理解題目的關鍵信息。
3. 明確研究對象:明確題目中所涉及的物理對象,以及該對象所具有的物理屬性。這有助于建立物理模型,進而應用相關物理規律。
4. 理解物理過程:分析物理現象所遵循的物理規律,確定研究過程,并考慮所有必要的物理變化。變化條件可在草稿紙上畫出,有助于理清思路。
5. 思考相應的解題方法:根據題目要求,思考使用哪些相應的物理規律和公式來解題。
6. 復查:在答題完成后,再次回顧題目,確保沒有遺漏或誤解任何重要信息。
總的來說,審題時需要細心、耐心,多讀、多思考、多檢查,這些都有助于正確理解題目要求。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與水平方向成37度角斜向上的拉力作用,物體受到的拉力為20N,物體與地面間的滑動摩擦因素為0.2,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
步驟:
1. 審題:首先,我們需要明確題目給出的信息。題目告訴我們物體的質量、拉力、摩擦因數以及物體的運動狀態(即加速度)。我們需要從這些信息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注意到題目中給出的拉力是斜向上的,而加速度是水平的,所以我們需要考慮拉力的分解和摩擦力的影響。
2. 分析受力:接下來,我們需要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根據題目描述,物體受到重力、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其中,拉力分力和摩擦力是我們要關注的。
考慮拉力分解為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的力,水平分力提供加速度,垂直分力平衡重力。
3. 建立方程: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ma),我們可建立方程。在這個問題中,我們有兩個方程需要建立:一個是水平方向的方程(即加速度),一個是垂直方向的方程(即重力平衡)。
水平方向的方程為:$f_{摩} = \mu F_{N} = \mu mg - F_{分}cos37^{\circ}$
加速度方程為:$a = \frac{F_{分}sin37^{\circ}}{m}$
4. 求解:將已知數據代入方程,求解加速度a。
解得:a = 2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