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必修二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拋體運動:包括斜拋、平拋和豎直上拋等。
2. 圓周運動:包括繩和桿的模型,涉及到向心力的公式應用,還有小船過河的問題。
3. 萬有引力:涉及到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可以用來求中心天體的質量,衛星的線速度、角速度、周期等。
4. 人造衛星:包括近地衛星和同步衛星,涉及到向心力的計算,周期和線速度公式的應用。
此外,能量守恒定律也是選修二中的重要內容,涉及到功能關系和能量轉化的相關問題。
請注意,具體的高考考點可能會根據每年的考試大綱略有變化。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作用,從靜止開始沿水平地面運動。已知物體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求:
(1)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如果該物體在外力作用下,經5s后撤去外力,求物體還能滑行多遠?
【分析】
(1)物體在水平方向受到滑動摩擦力作用,根據滑動摩擦力公式求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物體在水平外力作用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速度時間關系公式求出物體在外力作用下的速度,撤去外力后物體做勻減速運動,根據速度時間關系公式求出物體還能滑行的距離。
【解答】
(1)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 = \mu F_{N} = 0.2 \times 5 \times 10N = 10N$。
(2)物體在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為:$a = \frac{F - f}{m} = \frac{20 - 10}{5}m/s^{2} = 2m/s^{2}$。根據速度時間關系公式可得,物體在外力作用下的速度為:$v = at = 2 \times 5m/s = 10m/s$。撤去外力后,物體做勻減速運動,根據速度位移關系公式可得,物體還能滑行的距離為:$x = \frac{v^{2}}{2a} = \frac{10^{2}}{2 \times 2}m = 25m$。
通過以上解答,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解決高考物理必修二中的問題時,需要掌握物體的受力情況和運動規律,并能夠運用相應的公式進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