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給出2019年所有物理高考題目,但可以提供部分題目舉例:
全國甲卷:小燈泡發出的光經過一個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后,在光屏上恰好成一個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全國乙卷:一質量為m的物體以某一速度沖上一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到達最高點后又返回原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新高考卷: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從高度為h處下落,當它與地面發生彈性碰撞后,小球反彈的最大高度仍為h,則小球在與地面碰撞過程中( )
以上題目僅供參考,更詳細準確的信息建議咨詢物理老師或者查詢更全面的高考物理試題。
題目:一個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一個拉力的作用,該拉力的大小為10牛,方向與水平面成30度角。求物體在5秒內的位移和平均速度。
解析:
1. 根據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確定物體的受力情況。物體只受到拉力的作用,且拉力的大小為10牛,方向與水平面成30度角。
2.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以求得物體在5秒內的加速度:
a = F / m = 10 / 1 = 10 m/s^2
3. 根據位移公式,可以求得物體在5秒內的位移:
s = 1/2at^2 = 1/2 x 10 x 5^2 = 125米
4. 根據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得物體在5秒內的平均速度:
v = s/t = 125 / 5 = 25米/秒
答案:物體在5秒內的位移為125米,平均速度為25米/秒。
這個例題主要考察了牛頓第二定律、位移公式和平均速度公式,但并沒有涉及到高考物理中可能會考察到的其他知識點,比如動量、能量等。因此,這個例題可以被視為一個過濾掉相關知識點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