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選修3-5高考要點有以下幾點:
1. 核力與結合能:核力是強相互作用的一種表現,存在于原子核中相鄰的核子之間。核力隨核子間距的增大而減小。核力只存在于相鄰的核子之間。
2. 核子與原子核:核子是組成原子核的粒子,原子核是由核子組成。
3. 輕核聚變:聚變反應的過程有質量虧損,要釋放能量。平均每個核子釋放的能量為2.810^(-13)焦。太陽中的氫通過聚變反應變為氦。
4. 光電效應:光的粒子性的一種表現,即光具有能量外還有動量。光照射到物質上時,物質的電子吸收光子的能量而克服電位差,脫離物質表面飛出,形成電流。
5. 波爾理論:當電子在一定軌道上運動時,如果突然給電子一個適當的沖量,只要不改變原軌道的動能,電子就會躍遷到另一個高能軌道。
6. 原子物理部分:原子物理在近幾十年中有許多突破性的進展,如放射性的衰變和核聚變等,在能源、醫療和空間技術等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建議查閱高考大綱或者歷年高考真題以獲取更全面和準確的信息。
電磁波譜的相關知識。
A. γ射線
B. X射線
C. 紫外線
D. 可見光
E. 微波
答案:E. 微波。
解釋:電磁波譜中各種電磁波的波長是不同的,但有一些特定的波長范圍對應于不同的電磁輻射。例如,可見光的波長范圍通常在大約 400-750 納米之間,而微波的波長范圍大約在 1-10 米之間。因此,要比較各種電磁波的波長,我們需要知道它們的波長范圍。
電磁波譜中的電磁輻射可以按照其頻率或波長進行分類。頻率越高,電磁輻射的能量越高,而波長越短,電磁輻射的波動性越強。因此,當我們比較不同電磁輻射的波長時,我們需要知道它們的頻率范圍。
在電磁波譜中,微波通常具有相同的波長范圍,因此它們的波長是相同的。因此,答案是E. 微波。
高考中可能還會涉及到其他知識點,例如光電效應、原子核的躍遷等,需要考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