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考物理電勢專題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 電勢和電勢差:介紹電勢的概念,以及電勢差與電場力做功的關系。
2. 電勢能:講解電荷在電場中由于電場作用而具有的能量,以及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的關系。
3. 靜電場中的導體:分析導體的靜電平衡狀態和表面上的電勢特點。
4. 靜電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的關系:通過實驗和實例,說明靜電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靜電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
5.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分析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偏轉等運動,及其規律和實驗原理。
6. 靜電場的場強:介紹靜電場的等勢面、電勢差和場強的關系,以及場強和電勢概念的應用。
7. 電容器的電容:講解電容器的結構、工作原理以及電容的決定式和標量性。
8. 帶電粒子在電容器的靜電平衡問題:分析帶電粒子在電容器的運動規律,及其電容器充電、放電的過程和現象。
9. 感生電動勢和動生電動勢:介紹感生電動勢和動生電動勢的產生原因和規律,以及它們與電阻、電源和外電路的關系。
以上是高考物理電勢專題的部分內容,僅供參考,建議查閱近年來的高考物理真題以獲取更詳細和準確的信息。
題目:
在勻強電場中,有一個帶電微粒(不計重力),從A點運動到B點,其運動軌跡如右圖所示。已知A、B兩點間的距離為d,電場強度為E。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該微粒帶何種電荷,并說明理由;
(2)求出該微粒在電場中運動的總時間。
【分析】
(1)根據微粒的運動軌跡可知,微粒受到的電場力方向向右,而電場強度方向向右,所以微粒帶正電荷;
(2)根據動能定理求出電場力做功的大小,再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微粒的加速度大小,再根據運動學公式求出運動的總時間。
【解答】
(1)帶正電荷。根據微粒的運動軌跡可知,電場力向右,而電場強度方向向右,所以微粒帶正電荷。
(2)根據動能定理可知,電場力做功為零,則有:Eqd = 0 - 0;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微粒的加速度為:$a = \frac{Eq}{m}$;根據運動學公式可知,運動的總時間為:$t = \fractxrzbvzd{a} = \frac{md}{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