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專題力分析包括以下內容:
1. 重力(萬有引力):重力是高中物理中力學部分的基礎,幾乎所有的物體都會受到重力作用。
2. 彈力:彈力是根據力的性質命名的,是接觸力。
3. 摩擦力:摩擦力分為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是高考物理的重點和難點。
4. 力的合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力,求合力是力的合成。
5. 力的分解:把一個力F分解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力是力的分解。
6. 場力:電場力(包括庫侖力)和磁場力。
這些是高考物理專題力分析的基本內容,具體到每個考生可能還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和補充。同時,為了有效地掌握這些內容,建議進行適當的練習和鞏固,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應用。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方向與水平面成30度角斜向上的拉力作用,物體移動了2m的距離,求物體所受的各個力所做的功和總功。
分析:
1. 物體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拉力的作用,根據力的作用線與位移的夾角可以求出各個力所做的功。
2. 拉力對物體做正功,重力不做功,地面的支持力對物體做負功。
3. 根據總功的定義式可以求出各個力做功的代數和。
解答:
1. 物體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拉力的作用,其大小分別為:
G = 50N
N = 50 - 20cos30 = 47.7N
F = 20sin30 = 10N
2. 物體移動了2m的距離,拉力的功為:
W1 = Fs1 = 10 × 2 = 20J
3. 重力不做功,支持力的功為:
W2 = - Ns2 = - (47.7 × 2) = -95.4J
4. 根據總功的定義式,各個力做功的代數和為:
W總 = W1 + W2 = -75.4J
所以,拉力對物體做了正功,物體克服支持力做了負功,總功為-75.4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