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和歷史的賦分情況如下:
物理。大部分地區采用3+1+1的組合方式,即語文、數學、英語必考,物理和歷史考生可以任意選擇一個,同時選考化學、生物、地理、政治中的兩個科目,并按照等級賦分規則換算成績。大部分省市高一新生選科時,物理選考人數都在60%以上,歷史選考人數在30%以下。
歷史。歷史科目組合中,歷史是固定的選考科目,但考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愛好以及特長來選擇。
總的來說,物理的賦分情況受選考人數影響較大,競爭較為激烈,而歷史的組合相對靈活,且考生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進行選擇。不過具體情況還需考慮地理位置、個人興趣、未來專業方向等因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題目:
【例題】(高考物理)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以初速度$v_{0}$向右做直線運動。與一豎直墻壁發生碰撞后反彈,反彈速度大小與初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設小球與墻壁碰撞過程中沒有機械能損失,求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所受墻壁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
根據題意,小球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向右的合外力作用。當小球與墻壁發生碰撞后反彈時,受到向左的合外力作用。設墻壁對小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為$F$,方向向左。
根據動量定理,設向右為正方向,有:
(1)碰撞前:$F_{合1} = m \times (v_{0} - 0) = mv_{0}$
(2)碰撞后反彈:$F_{合2} = - m \times ( - v_{0}) = mv_{0}$
(3)墻壁對小球的平均作用力$F = (F_{合1} + F_{合2}) / 2 = mv_{0} / 2$
由于碰撞過程中沒有機械能損失,所以墻壁對小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等于小球受到的墻壁的彈力大小。因此,墻壁對小球的彈力大小為$mv_{0} / 2$,方向向左。
答案:墻壁對小球的彈力大小為$mv_{0} / 2$,方向向左。
注意:以上例題僅為參考,實際高考物理試題可能更加復雜,需要考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