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答題技巧小學有以下幾點:
1. 要養成科學、嚴謹的習慣,對于一些基本公式和概念,不能馬虎。
2. 選擇題要注重解題的思路,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題目,要尋找答題的突破口,按照題目要求的形式進行解答。
3. 實驗題要注重細節,要明確實驗目的和原理,熟悉實驗器材和步驟,掌握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
4. 計算題要注重解題的步驟,對于解答物理題,要按照題目要求的形式進行解答,先列出公式,再進行分析和計算。
5. 答題時要注意單位換算,物理量的單位比較復雜,必須注意不同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
6. 答題時要注意結果的有效數字,在進行計算時,結果的有效數字是根據題目要求的形式來確定的小數點后的數字。
7. 遇到難題時要冷靜,遇到難題時不要慌張,要冷靜分析題目難在何處,然后思考解決的方法。
希望以上建議對你有幫助。請注意這些技巧只是輔助,真正的關鍵還是在于扎實的知識基礎和良好的思維能力。
高考物理答題技巧例題一: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水平方向的拉力,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當拉力由靜止開始逐漸增加到5N時,求這個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
答題技巧:
1. 首先,我們需要根據題目描述,了解物體受到哪些力,以及這些力的方向和大小。
2.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等于質量乘以加速度,而加速度等于力除以質量。
3. 在本題中,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動摩擦因數乘以正壓力,而正壓力等于物體與地面間的彈力。
4. 逐漸增加拉力,物體剛開始可能靜止,隨著拉力的增加,物體開始運動,直到速度達到最大值。
解題過程:
1. 初始時,物體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水平拉力三個力作用。
2. 根據題目描述,初始時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所以正壓力等于重力,即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為50N。
3. 當拉力逐漸增加到5N時,物體開始運動,此時摩擦力等于動摩擦因數乘以正壓力和物體質量的乘積,即f = 0.2 × (50 + 5) = 11N。
答案:這個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11N。
總結:這道題主要考察了牛頓第二定律和摩擦力計算的知識點,需要同學們認真閱讀題目描述,理解題目意思,才能正確解答。同時,同學們需要注意題目中的單位是否正確,以免出現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