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考物理定理包括以下幾項:
1. 牛頓運動定律: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第二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等。
2. 萬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自然界中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規律,與高中物理中的功和能部分聯系密切。
3. 動量守恒定律:動量守恒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守恒之一,在碰撞、反沖等問題的分析中會經常用到。
4. 胡克定律:在分析彈簧的拉伸和壓縮問題時,胡克定律是常用的定律。
5. 機械能守恒定律:機械能守恒是高中物理中另一個守恒規律,在分析拋體運動、小物塊在粗糙表面摩擦生熱等問題時常用。
此外,還有動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庫倫定律、歐姆定律等也經常出現在高考物理試題中。請注意,以上只是部分必考物理定理,具體內容可能會根據教材版本和考試年份有所變化,建議同學們根據自己所在學校的學習進度和具體試題進行復習。
問題:
一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以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一個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恒定阻力,大小為10N。求該物體在5s內的位移。
解答: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物體受到的阻力等于其質量乘以加速度,即 $a = f / m = 10/5 = 2m/s^{2}$。由于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其加速度為零,因此物體受到的合力也為零。這意味著物體受到的阻力等于其運動的動力,即 $F = f = 10N$。
根據勻速直線運動的公式,物體的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時間,即 $x = vt$。因此,該物體在5s內的位移為:
$x = vt = 2 \times 5 = 10m$
所以,該物體在5s內的位移為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