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分解的重點題有很多,以下列舉了一些:
1. 牛頓管實驗題。牛頓管實驗題是高考物理常考的一個知識點,它主要包括氣墊導軌實驗、超重與失重等內容。
2. 多過程復雜運動題。復雜運動題是高考物理的常客,主要考察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通常涉及多過程、多力、多位移等。
3. 電磁感應綜合題。電磁感應綜合題主要考察學生對電磁感應定律、歐姆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4. 光學綜合題。光學綜合題通常會涉及到光的干涉、衍射、折射等現象,考察學生對這些現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實驗設計與創新題。實驗設計與創新題要求學生根據題目要求,設計實驗方案并加以實現,考察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6. 碰撞問題。碰撞問題通常涉及到兩個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需要學生掌握動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7. 振動與波的綜合題。振動與波的綜合題涉及到振動和波的基本概念和規律,以及它們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考察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以上只是部分重點題,建議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做好復習準備。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沿力的方向移動了5m。求:
(1)物體的加速度;
(2)物體受到的摩擦力;
(3)如果物體在水平外力變為35N,求此時物體的加速度。
解析:
(1)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物體所受的合力為:
F_{合} = F - f = ma
其中,F為水平外力,f為摩擦力,a為加速度。
所以,a = \frac{F - f}{m} = \frac{20 - f}{5} m/s^{2}
已知F = 20N,m = 5kg,s = 5m,代入上式可得:
a = 2m/s^{2}
即物體的加速度為2m/s^{2}。
(2)根據摩擦力公式f = μF_{N},其中F_{N}為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可求得物體受到的摩擦力:
f = μF_{N} = μ(mg) = μ(5 \times 10)N = 5N
即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5N。
(3)當水平外力變為35N時,物體的加速度變為:
a^{\prime} = \frac{F^{\prime} - f}{m} = \frac{35 - 5}{5} m/s^{2} = 6m/s^{2}
即此時物體的加速度為6m/s^{2}。
答案:(1)物體的加速度為2m/s^{2};(2)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5N;(3)此時物體的加速度為6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