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物理力學的高考題:
1. 如圖,在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一固定的擋板,擋板豎直固定在擋板O點正上方的A點。一質量為m的物塊與擋板碰撞過程中無機械能損失。現(xiàn)讓該物塊從距斜面底部H處由靜止釋放,當它第一次與擋板碰撞時,求物塊碰撞擋板后速度的變化量的大小。
2. 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用長為L的細繩懸掛于O點,小球在水平恒力作用下,從平衡位置P點很緩慢地移動到Q點,則在此過程中( )
A.拉力對小球所做的功為mgL
B.拉力對小球所做的功不為零
C.重力對小球做功為零
D.重力對小球做功不為零
3. 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的木塊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在水平恒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經時間t木塊的速度為v,則在此過程中力F做的功為( )
A.μmgv B.μmgv/t C.μmg(v+gt) D.μmg(v-gt)
4. 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用長為L的細繩懸掛于O點,小球在水平恒力作用下,從平衡位置P點很緩慢地移動到Q點,則在此過程中( )
A.拉力對小球所做的功為mgL
B.拉力對小球所做的功不為零
C.重力對小球做功為零
D.重力對小球做功不為零
這些題目主要考察了牛頓第二定律、動能定理、重力做功和力做功的計算等物理力學知識。
以上僅是部分物理力學高考題,實際上高考物理力學部分考察的內容還有很多,如摩擦力、動量、動量守恒定律、萬有引力、機械能守恒定律等等。要全面掌握這些知識,需要深入學習和理解物理概念和公式。
題目:
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方向與地面成30度角斜向下的推力作用,物體在水平面上從靜止開始運動,物體與地面間的滑動摩擦系數為0.2。求:
(1)物體的加速度;
(2)物體在推力作用下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
(3)推力作用在物體上多少時間后撤去,物體在水平地面上能滑行的最遠距離是多少?
解答:
(1)物體受到重力、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Fcos30 - μ(mg - Fsin30) = ma
其中,m = 5kg,F(xiàn) = 20N,μ = 0.2,a為加速度。解得:a = 2m/s2
(2)物體在推力作用下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為:v = at = 2t (t的單位為秒)
(3)當推力撤去時,物體的速度達到最大。此時,推力與摩擦力的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
mv = -mv_f
其中,v_f為物體滑行的最大速度。解得:v_f = 4m/s
根據動能定理,有:-μmgs = 0 - 1/2mv2,可求得物體在水平地面上能滑行的最遠距離s = 8m。
這個題目涉及到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應用,需要考生對物理力學的基本概念和公式有較好的掌握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