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物理試卷的滿分為110分。
全國卷(I)物理試題考查的知識點有:運動的描述、相互作用、能量、電場、電路、磁場、電磁感應、光學、近代物理初步知識等。其中考查的重點和熱點包括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和功能關系的應用,以及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
至于具體的分數分布和哪些學生能得到這些分數,由于缺乏具體省份和學校的相關信息,我無法給出精確的答案。不過,一般來說,物理成績的好壞取決于平時學習的扎實程度和臨場發揮,希望所有考生都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很抱歉,我無法提供2007年高考物理的分數,因為這已經是一個非常久遠的考試歷史了。不過,我可以給您一個關于高考物理試題的例子,以便您了解高考物理的難度和考察內容。
題目: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3,當拉力由靜止開始逐漸增加到6N時,物體發生的位移是多少?
解析:
1. 受力分析:物體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為
a = (F - μmg) / m = (6 - 0.3 × 5 × 10) / 5 = 0.6m/s2
2. 根據運動學公式,物體發生的位移為
s = (1/2)at2 = (1/2) × 0.6 × t2
3. 當拉力為6N時,物體開始運動,此時t=1s。代入公式可得
s = (1/2) × 0.6 × 12 = 0.3m
答案:物體發生的位移是0.3m。
這個例子考察了學生對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的掌握情況,同時也涉及到了一些簡單的幾何計算。當然,高考物理試題的難度和考察內容會根據每年的考試大綱和實際情況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