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安全距離有以下幾個:
1. 考生與前方考試科目指示牌之間的距離應保持不少于2米。
2. 考生進入考場,除準考證外,其他物品如手機、手表、文具用品等存放在監考員指定位置。
3. 考生入座后,將準考證放在桌面靠走讀欄方向,以便監考員核驗。
4. 考生在非考試科目入場交驗準考證及身份證時,應保持與監考員之間的距離不少于2米。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建議咨詢老師或者查看相關考試指南來獲取更準確的信息。
題目:某地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小轎車以某一速度在平直路面上行駛時,撞上前方同向行駛的自行車,發生碰撞后,小轎車以1m/s2的加速度開始減速,自行車以2m/s2的加速度開始加速,已知小轎車與自行車相撞瞬間,兩者的速度大小恰好相等。求此時刻兩者之間的距離。
解析:
1. 確定研究對象:小轎車和自行車;
2. 建立物理模型:小轎車做勻減速運動,自行車做勻加速運動;
3. 選取正方向:規定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
4. 列出運動學公式求解位移: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時間公式,分別列出小轎車和自行車的位移時間公式;
5. 根據題意條件,求出相撞時兩者的速度相等;
6. 根據速度時間公式求出相撞時兩者的速度;
7. 根據位移時間公式求出兩者相撞時的距離。
答案:
相撞時兩者的距離為x=v2/2a+v2/2a=v2/2(a+a)=v2/(2a)=[v/(a+a)]2·v2/2=v2/(2(a+a))≈v2/(2a)。
總結:
本題考查了運動學公式的應用,根據題意條件求出相撞時兩者的速度是解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