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考物理考卷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試卷結構:總體而言,廣東高考物理試卷在難度和題型上保持相對穩定,但各部分題量的設置和題型的變化,可能會對考生產生一定的影響。
2. 選擇題:選擇題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點的掌握,同時也考查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中包括對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的理解和應用,以及對一些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3. 實驗題:實驗題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對基本實驗原理、實驗方法、實驗操作和實驗數據處理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試卷中的實驗題通常涉及一些基本的實驗方法和器材,要求考生能夠根據實驗目的和要求,設計實驗方案,選擇合適的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操作,并能夠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
4. 計算題:計算題部分通常涉及一些較復雜的物理過程或實際問題,要求考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和解決。通常包括力學、電學和熱學等方面的題目。
總的來說,廣東高考物理考卷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同時也注重對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考查。考生需要加強對基礎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注重對物理問題的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的培養。
廣東高考物理考卷分析:例題一
一、選擇題(共7個,每小題6分,共42分)
1. 質量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豎直向上拋出,空氣阻力大小恒為f,上升最大高度為h,則小球從拋出點落回到出發點時的動能為( )
A. 0 B. 1/2mv02 C. 1/2mv02 - mfh D. mfh
分析:小球上升過程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這兩個力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所以上升過程做的是減速運動,上升到最高點時速度為零。由于空氣阻力恒定,所以上升和下降過程空氣阻力的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據動量定理可知,小球從拋出點落回到出發點時的動量大小與拋出時的動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小球從拋出點落回到出發點時的動能為E = 0 + mv = 1/2mv2。
答案:C
2. 一質量為m的物體以初速度v沿斜面勻速向上運動,斜面的傾角為θ,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為( )
分析:物體在斜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個力的作用。根據受力分析可知,摩擦力的大小為f = μ(mgcosθ + F) = μmgcosθ - fsinaθ。其中fsinaθ表示的是摩擦力對物體產生的壓力。由于物體勻速向上運動,所以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物體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因此,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為f = mgcosθ(μ - tanθ)。
答案:C
二、實驗題(共9分)
3. 某同學在做“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中,讓小球多次沿同一軌道運動,用照相機拍攝了若干次小球運動的不同位置的照片,如圖所示。請完成下列問題:
(1)安裝實驗裝置時,應通過調節使斜槽末端切線_________;實驗時每次使小球從凹形軌道的同一位置無初速釋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平拋運動軌跡上取一點A,測量該點到豎直線的距離為h和水平線與小球拋出點所成角度為θ,則小球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為v0=_________;
(3)為了能畫出平拋運動軌跡圖線,在坐標紙上確定軌跡上各點的位置時,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分析:(1)安裝實驗裝置時,應通過調節使斜槽末端切線水平;實驗時每次使小球從凹形軌道的同一位置無初速釋放的原因是為了保證每次拋出的初速度相同。
(2)根據平拋運動的水平分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分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可知,小球平拋運動的初速度v0=h/θtanθ。
(3)為了能畫出平拋運動軌跡圖線,在坐標紙上確定軌跡上各點的位置時,應采取的措施是保證坐標原點為拋出點;將坐標軸與水平方向成45°角放置;使坐標紙上所取的點盡量分布在豎直平面內。
答案:(1)水平;保證每次拋出的初速度相同;(2)h/θtanθ;(3)保證坐標原點為拋出點;將坐標軸與水平方向成45°角放置;使坐標紙上所取的點盡量分布在豎直平面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