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學公式有以下幾個:
1. 速度:速度等于位移和時間的比值,即 v = s/t。
2. 平均速度:總位移除以總時間就是平均速度,即 ˉv = s/t。
3. 加速度:加速度等于速度變化和時間的比值,即 a = (v2 - v1)/t。
4. 位移:位移等于起點到終點的距離,即 s = x。
5. 速度-位移公式:v^2 - v0^2 = 2as 或 s = v0t + 1/2at^2。
6. 動能定理: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即 ΔE = ∫(P^2-ρV)dV。
7. 動量定理:合外力的沖量等于物體動量的變化,即 ΔP = Ft。
8. 動量守恒定律:在沒有外力作用的情況下,系統的動量保持不變。
9. 重力做功:重力做功等于重力與物體在重力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即 WG = mgh。
10. 重力勢能:物體在某個位置或時刻,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具有的能量,也稱為“引力勢能”,用 EP 表示。
此外,還有牛頓運動定律、圓周運動公式、萬有引力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等公式。具體內容還需要參考教材和相關資料。
題目:一個質量為 m 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 v 運動?,F在有一個與小球同方向的水平外力 F 持續作用在小球上,使小球的速度增加到 2v。求這個外力 F 的作用時間。
解答:
ΔP = Ft
其中,ΔP 是小球動量的變化,F 是外力,t 是外力作用的時間。
初始狀態,小球的動量為 mv,方向為 v 方向。在 F 的持續作用下,小球的動量增加到 (2v),方向為 2v 方向。因此,小球的動量變化為 ΔP = (2v) - mv = mv - (m)(2v) = - mv。
由于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所以小球所受的合外力等于 F。因此,根據動量定理,我們有 - mv = Ft,其中 F 是外力,t 是外力作用的時間。
解這個方程,我們就可以得到 Ft = - mv,即 Ft = - ΔP。因此,外力 F 作用的時間 t = - ΔP/F = - (mv)/F。
希望這個例子能夠幫助你理解動量定理及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