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給出2016高三物理期末的所有考點,但可以為您提供部分內容,如:
1. 電磁感應: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感生電動勢產生感應電流的微觀解釋、動生電動勢產生感應電流的磁場特點、電磁感應中的能量轉化等。
2. 原子結構:盧瑟福核式結構模型、波爾的原子模型、電子軌道躍遷放出或吸收光子等。
3. 波粒二象性:各種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具體表現為光的衍射、干涉和偏振等性質以及光電效應等。
此外,還有電場和磁場、電磁場和電磁波等考點。建議購買高三物理期末考試復習資料,以獲取更具體的信息。
題目:
一質量為 m 的小球,在距地面高度為 H 的位置沿光滑的斜面由靜止釋放,同時斜面以加速度 a 水平向右運動。求小球和斜面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
分析:
1. 小球在斜面上下滑的過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個力的作用。
2. 斜面受到小球給它的摩擦力和地面的支持力,這三個力的合力使斜面向右運動。
解題:
1. 小球在斜面上下滑的過程中,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mg\sin\theta + f = ma$
其中,$\theta$為斜面的傾斜角,$f$為小球給斜面的摩擦力。
2. 小球在斜面上下滑的過程中,由運動學公式可得:
$v^{2} = 2gH - 2aH\sin\theta$
其中,$v$為小球碰撞后的速度。
3. 小球與斜面碰撞后,由于斜面光滑,所以小球和斜面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設小球碰撞后的速度為$v^{\prime}$,則有:
$mv = mv^{\prime} + Mv^{\prime\prime}$
其中,$M$為斜面的質量。
4.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frac{1}{2}mv^{2} + \frac{1}{2}mv^{\prime 2} = \frac{1}{2}mv^{\prime\prime 2} + \frac{1}{2}Mv^{\prime\prime 2}$
其中,$\frac{1}{2}mv^{2}$為小球碰撞前的動能,$\frac{1}{2}mv^{\prime 2}$為小球碰撞后的動能。
解得:
$v = \sqrt{\frac{2gH(1 - a\sin\theta)}{1 + a^{2}\sin^{2}\theta}}$
$v^{\prime} = \sqrt{\frac{a(mgH - v^{2})}{1 + a^{2}\sin^{2}\theta}}$
$v^{\prime\prime} = \sqrt{\frac{a(mgH - v^{2})}{M}}$
其中,$v$為小球碰撞后的速度,$v^{\prime}$為小球碰撞后的動能與碰撞前動能的差值,$v^{\prime\prime}$為斜面的速度。
注意:本題中斜面與地面無相互作用力,所以地面對斜面的支持力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