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三物理二輪復習的主要內容涉及到力、熱、電磁學等知識點的梳理和提升。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內容:
1. 力學方面:主要復習物體的受力分析、運動學公式、牛頓定律、動量與能量的概念以及它們在各種題型中的應用。
2. 熱學方面:主要復習分子動理論、熱力學定律等。
3. 電學方面:主要復習電場強度、電勢、電容等基本概念,以及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等。
4. 光學方面:可能涉及光的干涉和衍射等題型,但相對較少。
5. 近代物理方面:可能涉及量子力學的基本概念和核物理的幾種模型。
此外,二輪復習通常還會進行題型訓練,包括選擇題、簡答題、實驗題等,以提高同學們的解題能力。同時,老師會幫助同學們建立知識體系,提升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請注意,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內容可能會因地區和學校而有所不同,建議根據自己學校老師的授課內容來進行復習。
題目: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的作用下,從斜面底端A點靜止開始運動,到達斜面頂端B點時,物體恰好沿斜面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其運動過程中物體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已知斜面的傾角為θ,斜面與物體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求:
(1)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斜面的長度;
(3)若斜面不光滑,欲使物體從A到B的運動時間縮短為原來的一半,則應對物體施加一個多大的水平外力?
答案:
(1)由圖可知,物體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后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有:
a = v/t = 2m/s^2
又因為物體沿斜面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
f = F = ma = 2m
(2)由圖可知,物體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為:t = 2s
由幾何關系可知斜面的長度為:
L = v0t + \frac{1}{2}at^2 = 4m
(3)若斜面不光滑,物體在斜面上運動時受到重力、支持力、滑動摩擦力和水平外力四個力的作用。設水平外力為F',則有:
F' - μmgcosθ - F = ma'
其中a'為物體在水平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大小。
聯立以上兩式可得:
F' = \mu mgcosθ + \frac{ma}{cosθ} + F = 3\mu mgcosθ + 2m
所以,若使物體從A到B的運動時間縮短為原來的一半,應對物體施加一個大小為3\mu mgcosθ + 2m的水平外力。
解析:本題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的應用,關鍵是根據圖象分析物體的運動過程,確定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希望這個例子能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