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最后一課有可能包含以下內容:
1. 復習高中物理的主要知識點,包括力學、電學、光學、熱學等部分。
2. 梳理和整合之前學習的知識點,通過習題練習來鞏固提高。
3. 高考物理的答題技巧和方法訓練。
4. 可能會有高考物理模擬題的練習和講解。
5. 可能會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最后的總結和答疑。
具體內容可能會根據不同學校的教學安排有所不同。
題目:
【例題】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從半徑為$R$的光滑圓弧形槽的頂端A點由靜止滑下,圓弧形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求:
(1)小球到達最低點B時的速度大小;
(2)小球滑到B點時,圓弧形槽對小球的支持力大小。
【分析】
(1)小球從A點靜止下滑,到達B點時,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可求得小球到達B點的速度大小。
(2)小球到達B點時,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圓弧形槽對小球的摩擦力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求得支持力的大小。
【解答】
(1)小球從A點靜止下滑,到達B點時,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mgR = \frac{1}{2}mv^{2}$
解得:$v = \sqrt{2gR}$
(2)小球到達B點時,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圓弧形槽對小球的摩擦力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N - mg = m\frac{v^{2}}{R}$
解得:$N = mg + m\frac{v^{2}}{R} = mg + \frac{2mgR}{v^{2}} = mg + \frac{mgR}{\sqrt{2gR}} = 3mg$
所以小球滑到B點時,圓弧形槽對小球的支持力大小為$3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