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經典物理大題有很多,以下列舉了一些例子:
1. 傳送帶問題:物體在傳送帶上滑動的問題,這種問題要考慮到物體的速度和傳送的速度是一樣的,注意相對運動和實際運動的區別,要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
2. 多過程問題:在物理過程較多,結構較為復雜的問題中,要特別關注過程開始和結束的臨界條件,以及各過程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3. 衛星問題:衛星問題要注意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有衛星都是這個規律,軌道半徑、線速度、周期、加速度、動能、勢能等有特殊表達式的都是在這個規律上衍生出來的。
4. 電磁感應綜合題:電磁感應綜合題的特點是物理量大,解題時要根據題目所給條件,把各個物理量聯系起來。
5. 力學綜合題:力學綜合題通常是力電的綜合題,主要考察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恒的運用。
6. 熱學實驗題:這類題目主要考察實驗中的原理、注意事項、數據處理等。
7. 振動與波:這部分內容綜合性較強,常常是幾道選擇題或填空題組成一個大題。
以上僅是部分示例,實際上高三物理大題有很多種,具體內容還需要根據教材和考試大綱來分析。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方向與水平地面成30度角斜向上的拉力作用,物體移動了2m的距離,求:
(1)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
(2)地面摩擦力對物體做的功;
(3)合力對物體做的功。
解答:
(1)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
$W_{拉} = Fs\cos 30^{\circ} = 20 \times 2 \times \frac{\sqrt{3}}{2} = 20\sqrt{3}J$
(2)摩擦力的大小為:f = (Fcos30^{\circ}) - (u(mg - Fsin30^{\circ})) = 16N
摩擦力的位移為:s = 2m
摩擦力對物體做的功為:$W_{摩} = - f \cdot s = 32J$
(3)物體的合外力為:F_{合} = F\cos 30^{\circ} - u(mg + F\sin 30^{\circ}) = 4N
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為:$W_{合} = F_{合}s = 8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