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力學專題包括以下內容:
1. 力的概念:包括力的定義、分類、表示方法和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
2. 物體的受力分析:學會分析物體受到的力,包括根據物理情景確定受力,以及應用牛頓第二定律進行受力分析。
3. 共點力:了解共點力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斷幾個力是否是共點力。
4. 力的合成:學習力的合成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運用平行四邊形法則求兩個力的合力。
5. 牛頓運動定律:解釋慣性概念,理解慣性定律(即牛頓第一定律),學習加速度與力的關系以及應用牛頓第二定律進行受力分析和運動學公式推導。
6. 平衡狀態:理解平衡狀態(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概念,以及如何根據受力情況判斷物體的平衡狀態。
7. 摩擦力:學習摩擦力的基本概念,了解摩擦力的分類(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等),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應用摩擦力知識解決相關問題。
8. 動力學綜合問題:通過典型例題的剖析,總結動力學綜合問題的解題方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9. 能量守恒定律:學習動能的概念以及動能定理,了解重力勢能的概念和常見影響因素,學習機械能守恒定律以及應用能量守恒定律解決相關問題。
總之,高三物理力學專題涵蓋了力學的基本概念、受力分析、運動學公式、牛頓運動定律、摩擦力、能量守恒定律等多個方面的內容,通過學習和練習,可以幫助學生全面掌握力學知識。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作用,沿著水平方向移動了5m。已知物體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求這個外力所做的功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解答:
1. 外力所做的功:
W外 = Fs = 20N × 5m = 100J
2. 摩擦力所做的功:
根據摩擦力公式 f = μFn,可得摩擦力 f = 0.2 × 50N = 10N
再根據功的公式 W = fS,可得摩擦力所做的功為:
W摩 = fS = 10N × 5m = 50J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題目中只考慮了物體在水平方向上的運動情況,而沒有考慮其他方向上的運動。因此,外力和摩擦力的功只與物體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有關,與其他因素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