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高三物理運動學習題:
1. 自由落體運動:一個物體從H高處自由落下,問經多長時間落到地面?當它最后著地時,共運動多長時間?
2. 豎直上拋運動:一個物體以某一初速度豎直上拋,在上升階段最后一秒內上升的高度為物體上升最大高度的9/25,求物體拋出的初速度。
3. 勻變速直線運動:一輛汽車以速度v通過某一段位移所用時間為t1,以速度v通過另一段相同的位移所用時間為t2,求汽車運動的加速度。
4. 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應用:一輛汽車在十字路口等候綠燈,當綠燈亮時汽車以2m/s2的加速度開始行駛,恰在這時一輛自行車以8m/s的速度勻速駛來,從后邊超過汽車,試問:汽車在追上自行車之前兩車相距最遠距離是多少?汽車經過多少時間與自行車相遇?
5. 勻速圓周運動:一質量為m的物體在半徑為r的圓周上以恒定的速率v做圓周運動,求它在任意時刻的動量、動能和向心力。
以上題目都是高三物理運動學習題,涵蓋了自由落體運動、豎直上拋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應用和勻速圓周運動等知識點。
題目:一物體做初速度為v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試求它在第1s內的位移和第2s內的位移。
解答:
首先,我們可以使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來描述這個問題。物體在第1s內的位移可以表示為:
第1s內的位移 = 初速度v0 + 1秒內的平均速度 × 時間間隔
即:
第1s內的位移 = v0 + (a1)/2 × 1秒
其中,a是加速度,我們已知。
同樣,物體在第2s內的位移可以表示為:
第2s內的位移 = 第1秒末的速度 + 2秒內的平均速度 × 時間間隔
即:
第2s內的位移 = v1 + (a2)/2 × 2秒
其中,v1是物體在第1秒末的速度,我們可以通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來求得。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以上公式來求解這個問題。具體來說,我們需要用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速度 = 初速度 + 加速度 × 時間。在這個問題中,我們已知初速度v0和加速度a,所以我們只需要知道物體在第1秒末的速度v1即可。
為了求解v1,我們需要用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另一個公式:第n秒內的位移 = (初速度 + 第n秒末的速度) × (n秒內平均速度) / 2。在這個問題中,我們已知初速度v0和時間間隔為2秒,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公式來求解物體在第2秒末的速度v2,再通過v2和a求得v1。
最后,我們就可以通過上述公式求解出第1s內的位移和第2s內的位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