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摸底可能涉及以下內容:
1. 高中物理所有基礎知識點的梳理,包括力、質量、重力、彈力、靜摩擦力等等。
2. 高中所學公式的理解、運用和拓展,比如電場、磁場、動力、電功率等等。
3. 高中物理所學的實驗的整合,包括實驗的設計、操作步驟、注意事項等等。
4. 物理綜合題的訓練,包括運動學、動力學、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等等。
5. 物理學習中遇到的一些疑難問題的解答。
具體內容可能會因學校的教學安排和進度而異。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作用,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過5s,速度達到10m/s。求:
1. 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2. 如果該物體置于斜面上,仍受到相同的水平外力作用,仍從靜止開始運動,斜面的傾角為37°,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多少?(已知斜面與水平面平滑連接)
解析:
1. 物體在水平地面上運動時,受到重力、支持力、外力和滑動摩擦力的共同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F - \mu_{N}mg = ma$
其中,$F$為水平外力,$mg$為重力,$a$為加速度,$m$為物體質量,$\mu_{N}$為滑動摩擦力。
解得:$\mu_{N} = \frac{F - ma}{mg} = \frac{20 - 5 \times 10 \times 1}{5 \times 10} = 0.2$
根據滑動摩擦力公式:$\mu_{N}mg = \mu F_{f}$
解得:$\mu = 0.2$
2. 物體在斜面上運動時,受到重力、支持力、外力和滑動摩擦力的共同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F\sin\theta - \mu_{N}mg\cos\theta = ma$
其中,$\theta$為斜面傾角,$F\sin\theta$為水平外力在斜面方向上的分力,$F\cos\theta$為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a$為加速度,$m$為物體質量,$\mu_{N}$為滑動摩擦力。
解得:$\mu_{N} = \frac{F\sin\theta - ma}{mg\cos\theta} = \frac{20 \times 0.3 - 5 \times 10 \times 1}{5 \times 10 \times 0.8} = 0.25$
根據滑動摩擦力公式:$\mu_{N}mg\cos\theta = \mu F_{f}$
解得:$\mu = 0.25\cos\theta = 0.8$
答案: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5。
這個例題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學生的物理基礎和思維能力,以便更好地進行高三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