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史實有:
1. 伽利略在17世紀初就開始對物體運動的研究,他通過實驗分析得出結論: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2. 牛頓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牛頓第一定律。
3. 邁克爾·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并總結出了電磁感應定律。
4. 愛因斯坦提出了狹義相對論,改變了牛頓力學的傳統觀念。
5. 湯姆生發現了電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棗糕模型。
6. 盧瑟福通過對a粒子的散射實驗的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7. 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說,宣告了量子論的誕生。
8. 密立根通過油滴實驗,證實了所有粒子都帶有電荷。
9. 庫侖發現了庫侖定律,它與萬有引力定律非常相似。
以上僅是部分史實,高三物理還包括許多其他知識點和相關物理學家的貢獻。
題目:牛頓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里,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為現代物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解析: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指出,所有物體之間都存在引力,引力的大小與它們的質量成正比,與它們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個定律可以解釋許多自然現象,如行星運動和月球運動。
牛頓的運動定律是物理學的基礎理論,包括慣性定律、作用與反作用定律和動量守恒定律。這些定律可以解釋許多物體的運動行為,如子彈和球的運動。
1687年是一個重要的年份,因為它標志著一群科學家開始對自然世界的理解進行革命性的改變。這個群體被稱為“科學革命”,它對現代物理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牛頓的貢獻不僅僅在于他的理論發現,也在于他將這些理論轉化為可以實際應用的數學公式。他的理論被廣泛應用于工程、航天、醫學和許多其他領域。
這個題目主要考察學生對牛頓在物理學發展中的貢獻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了解科學發展的歷史背景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