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三物理的部分內容如下:
力學
1. 運動的描述。
2. 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3. 相互作用。
4. 牛頓運動定律應用。
5. 動量。
6. 動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7. 機械能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8. 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
9. 碰撞理論。
10. 機械振動和機械波。
電場
1. 電場強度和電勢。
2. 電容器和電容。
3.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
磁場
1. 磁場和磁感應強度。
2. 安培環路定理及應用。
電磁感應
1.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2. 楞次定律及其應用。
光學
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
請注意,以上內容僅供您參考,具體內容可能會因為地區和學校而有所不同。在實際學習時,建議您咨詢您的老師或者相關人員獲取準確的信息。
題目: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從斜面底端沿光滑斜面向上運動,到達斜面上的某一點時,突然撤去力F,物體繼續向上運動,最后停在斜面上的某一點。已知物體運動到撤力F時的速度為v,斜面的傾角為θ,求撤力F時物體離斜面底端的距離x。
解答:物體在恒力F的作用下向上運動時,受到重力mg、支持力N和拉力F三個力的作用。當撤去力F后,物體受到重力mg、支持力N的作用。由于物體最后停在斜面上,因此可以認為撤力F時的速度v是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
根據動能定理,物體在恒力F的作用下向上運動時,有:
(F - mg · sinθ)x = 0.5mv2 - 0
其中,符號“·”表示向量積。
當撤去力F后,物體的加速度為:
a = g · sinθ
根據運動學公式,物體從撤力F到停止所經過的距離為:
x’ = v2/2a
由于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因此有:
N = mg · cosθ
將上述三個式子代入第一個式子中,可得:
(F - mg · cosθ)x’ = 0.5mv2
由于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只受到恒力的作用,因此有:
F = mg · sinθ + ma
將上述兩個式子代入上式中,可得:
(mg · cosθ)x’ = 0.5mv2
解得:x’ = x = 0.5mv2/(mg · cosθ - g · sinθ)
因此,撤力F時物體離斜面底端的距離為x = 0.5mv2/(mg · cosθ - g · sinθ)。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動能定理、運動學公式和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在解答過程中,需要將物體的受力情況和運動過程進行分析,并利用動能定理和牛頓第二定律進行求解。同時需要注意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之間的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