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受力選項一般包括以下幾種:
1. 重力(weight):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2. 支持力(supporting force):物體所受到的支持力。
3. 摩擦力(friction force):兩個相互接觸并發(fā)生相對運動的物體間,由于存在摩擦而產(chǎn)生的力。
4. 繩的拉力(tension in a string):繩索對另一端物體的拉力。
5. 洛倫茲力(Lorentz force):磁場中運動電荷所受到的力。
6. 電場力(electric field force):電荷在電場中受到的力。
7. 浮力(buoyancy force):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向上的托力。
這些是高中物理中常見的受力選項,但具體情況可能會因具體問題而異。
題目:一個質(zhì)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拉力,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求物體所受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分析: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兩個力,拉力和滑動摩擦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這兩個力的合力是物體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
已知拉力大小為20N,方向水平向右;物體與地面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μN=μmg=0.2 × 5 × 10=10N,方向水平向左。
物體所受的合力大小為F合=F-Ff=20-10=10N,方向水平向右。
因此,物體所受的合力大小為10N,方向水平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