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衛星復習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衛星的組成:衛星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有效載荷(研究目標的設備)、運載火箭、進入預定軌道的人造地球衛星。
2. 衛星的分類:衛星可分為科學衛星、應用衛星和人造同步衛星。
3. 衛星的功能:衛星的功能包括偵察、導航、氣象、無線電定位、無線電傳輸等。
4. 衛星軌道:衛星在離地面幾百公里的高空,沿著橢圓形軌道運行,軌道的形狀表現出一個公共中心。
5. 人造衛星的發射:需要運載火箭,衛星入軌后,它的位置可以確定,在考慮其發射方位和速度時,應考慮使衛星的軌道速度達到預定值。
6. 衛星的變軌:當衛星在發射過程中受到干擾時,其運動可視為平拋運動,此時需要控制其變軌,使其進入預定軌道。
7. 人造衛星的姿態調整:包括軌道調整、姿態確定和姿態控制。
建議在復習時結合具體的例題和習題來進行深入理解,同時也要注意總結規律和技巧。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更多信息,可以請教高三物理老師或同學。
題目:假設地球同步衛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已知軌道半徑為R,周期為T,地球質量為M,引力常量為G,求:
(1)地球對同步衛星的萬有引力大小;
(2)同步衛星的線速度大小;
(3)同步衛星的動能。
解答:
(1)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F引 = F向 = GmM(R+h)2/R2
其中h為同步衛星離地面的高度。
(2)根據線速度與周期的關系可得:
v = 2π(R+h)/T
(3)根據動能的定義可得:
E_{k} = \frac{1}{2}mv2 = \frac{GMm(R+h)2}{R2}T2
其中m為衛星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