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東莞高三期末考試物理試卷,建議購買或借閱相關教材,了解具體的考試內容和題型。不過,我可以提供一些考試可能會涉及的題型和知識點,如:
1. 力學部分:
運動學(勻變速運動規律)、動力學(牛頓運動定律及其應用、動量守恒定律)、振動和波(簡諧運動、波動)。
2. 電學部分:
電場(電場強度、電勢)、電路(歐姆定律、串并聯電路、電容)、磁場(磁場、磁場對電流的作用、洛倫茲力)。
3. 實驗部分:
力學實驗(打點計時器、測速度與加速度)、電學實驗(伏安法測電阻、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驗證歐姆定律)。
同時,建議復習時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多做習題,加強解題能力的培養。此外,對于一些重要的物理思想和解題方法也要加以重視和復習。
題目:
【高三物理期末模擬題】
一物體從高為H處自由下落,同時受到一個與運動方向相反的恒定的阻力,已知物體在落地前瞬間的速度為v,阻力大小為f,求物體在落地前通過的總路程s。
分析:
1. 物體在自由下落過程中受到重力作用,同時受到阻力作用。
2. 阻力與運動方向相反,對物體的運動起到阻礙作用。
3. 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合力由重力與阻力的差組成。
已知量:H = 10米,v = 15米/秒,f = 2牛。
未知量:阻力作用的時間、物體的質量、物體的初速度等。
解法一:動能定理法
根據動能定理,物體在自由下落過程中,重力做功使物體的動能增加,阻力做功使物體的動能減少。因此有:
(1/2)mv2 - (1/2)mv?2 = -fs
其中,v?為物體開始下落時的初速度。由于物體在落地前瞬間速度為v,因此有v? = sqrt(2H/m),代入上式可得:
(1/2)mv2 - (1/2)mv?2 + f(s) = 0
將v?代入上式可得:
(1/2)m(v2 - v?2) + fs = 0
由于物體在落地前瞬間速度為v?,因此物體在落地前通過的總路程s可以通過下式求解:
s = (v2 - v?2)/(2f) = (v2 - (sqrt(2H/m))2)/(2f) = (H - v2)/(2f)
解法二:運動學公式法
根據運動學公式,物體在自由下落過程中,位移與時間的關系為:s = v?t - (1/2)at2。其中a為加速度,由于阻力作用,加速度a為負值。因此有:
s = v?t - (1/2)at2 + fs = v?(t + t?) - (1/2)(a + f)t2 + fs = v?(t + t?) - (1/2)(g - f)(t2 - 2tH/g) + fs = v?(t + t?) - (g - f)(t2 - 2H/g) + fs
其中t?為阻力作用的時間。由于物體在落地前瞬間速度為v,因此有:v?t? = v - f(t?),代入上式可得:
s = (v2 - v?2)/(g - f) + 2H/(g - f) = (v2 - (sqrt(2H/m))2)/(g - f) + 2H/(g - f) = (H - v2)/(g - f) + 2H/(g - f)
其中m為物體的質量。由于物體在落地前瞬間速度為v?,因此物體在落地前通過的總路程s可以通過上式求解。
以上是兩個例題的解答過程,希望能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