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人教版難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動量和沖量:這部分內容比較難理解,需要學生有較強的空間想象力。同時,動量和沖量涉及數學上的運算,尤其是矢量的運算,對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難點。
2. 圓周運動和萬有引力: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尤其是天體上的圓周運動,學生往往難以理解。同時,萬有引力的存在使得這部分內容也增加了難度。
3. 電學部分:電學部分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難點。尤其是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需要學生有較好的物理模型識別能力。
4. 選修部分:選修內容雖然難度相對較低,但內容較多,需要學生有較好的耐心和毅力。
以上難點僅供參考,具體難度也與個人理解能力和具體學習情況有關。對于這些難點,建議學生加強數學上對矢量運算的訓練,加強物理模型的理解能力,同時注重平時多加練習。
例題:一質量為m的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桌面滑行,其受到的阻力大小為F,則物體在滑行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為多少?
解析: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物體的受力情況。物體在滑行過程中受到兩個力的作用:重力、支持力和阻力。這三個力的合力等于物體的加速度。
1. 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大小為mg。
2. 支持力:由于物體與桌面接觸,所以受到的支持力垂直于桌面,大小也為mg。
3. 阻力: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大小為F。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等于這些力的合力除以物體的質量。因此,我們只需要將各個力相加,再除以質量即可得到加速度。
合力 F合 = F + mg cosθ(θ為接觸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一般情況下我們假設桌面與水平方向垂直,即θ=90度)
所以,物體的加速度 a = F合/m = (F+mg)/m
答案: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 (F+mg)/m。
注意:如果物體在滑動過程中速度方向與接觸面法線方向之間的夾角小于90度(即物體做“加速”滑行),那么阻力F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此時合力 F合 = F - mg sin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