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力學模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子彈打木塊模型:在碰撞過程中,系統內力遠大于外力,但能量轉換有一定的規律,即碰撞過程中機械能不守恒,但總動量守恒。
2. 滑塊模型:把輕繩或輕桿一端固定,另一端與物體相連。把物體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給物體一個初速度,使物體運動過程中受到其它力的作用。一般而言,滑塊模型中一般涉及到的運動形式有勻加速直線運動、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及曲線運動。
3. 小物塊在粗糙斜面上下滑:此類問題中,小物塊在沿著斜面下滑的過程中,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其中支持力不做功,只有摩擦力做負功,重力做正功。因此,小物塊的機械能是減少的,只能通過摩擦力做功來增加其機械能。
以上是部分高三物理力學模型,詳細信息建議咨詢專業教師。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作用,沿著與水平地面成30度角的方向運動了10m。求這個物體的動能和重力勢能的變化量。
解答: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這個物體的初始動能。根據動能的定義,我們可以得到初始動能Ekin = 0.5mv2,其中m是物體質量,v是物體的初始速度。由于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初始速度v可以表示為v = x/t,其中x是物體移動的距離,t是物體移動的時間。由于題目中沒有給出時間t,我們無法直接計算出初始動能。
接下來,我們需要考慮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力。在這個問題中,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水平外力和重力。這兩個力的合力可以分解為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上的力。在水平方向上,物體受到的外力與運動方向成30度角,所以這個力的大小為Fcos30° = 16.6N。在垂直方向上,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為mg = 50N。
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即摩擦力)可能會影響物體的動能變化。但是在這個問題中,我們沒有給出具體的摩擦系數和摩擦力大小,所以我們無法確定這個因素對動能的影響。
綜上所述,我們無法確定物體的初始動能大小,但是可以確定物體的動能變化量無法確定。同時,物體的重力勢能減少了25J。
希望這個例子能夠幫助你理解高三物理力學模式的相關概念和解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