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小實驗有很多,下面列舉幾個:
1. 靜電除塵實驗:在干燥的天氣中,用塑料棒摩擦一下尺子,塑料棒變帶電,然后去吸起小碎紙,效果明顯。這個實驗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電荷的產生和轉移以及它的重要性。
2. 自制簡易密度計:可以使用一支廢棄的鉛筆,將其一端削平并削成細尖,放到水中觀察效果。鉛筆若是在水面上直立,則密度計制作成功。用這種方法制作的密度計,其尖端在水中不同位置所顯示的分度值不同。
3. 自制水瓶拋物線:用繩子穿過兩個塑料瓶蓋,將兩個瓶子綁在一起,就可以制作成簡易的拋物線運動軌跡模型。通過改變瓶子的高度或綁的松緊度,可以演示向心力公式中半徑、向心力與速度的關系。
4. 自制小孔成像實驗器材:用一個蠟燭、一張白紙、一個穿有小孔的板,在白紙上能看到一個清晰的圓形小孔。點燃蠟燭,在蠟燭與小孔的距離和小孔與白紙的距離調好后,可以在白紙上看到一個倒立的蠟燭的像。這個實驗說明了光沿直線傳播的性質。
除了上述實驗以外,還有很多適合高三學生的物理小實驗。高三學生可以通過這些小實驗,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
物理小實驗高三例題:自制簡易凈水器
實驗目的:通過自制簡易凈水器,了解水的凈化過程,理解過濾的原理和方法。
實驗材料:
1. 飲料瓶(或塑料袋)
2. 紗布
3. 石頭(或其他過濾介質)
4. 活性炭
5. 小水泵(或吸管)
6. 水
實驗步驟:
1. 將飲料瓶底部用紗布裹好,并用橡皮筋固定。
2. 在紗布上方加入一些石頭,作為過濾介質。石頭可以起到阻擋較大顆粒的作用。
3. 將活性炭放入瓶子中,作為吸附劑,去除水中的異味和雜質。
4. 用小水泵或吸管制造水流,使水通過紗布和石頭過濾介質,流入瓶子中。
5. 觀察并記錄水的變化,一段時間后,你會看到水變得清澈許多。
6. 將凈化后的水收集起來,用于后續(xù)的實驗或飲用。
實驗原理:
這個實驗利用了過濾的原理。過濾是一種基本的凈化方法,通過將液體通過過濾介質(如紗布、石頭等)去除其中的固體顆粒和有害物質。在這個實驗中,我們使用紗布作為過濾介質,石頭作為阻擋顆粒的介質,活性炭作為吸附劑去除異味和雜質。
實驗注意事項:
1. 在制作簡易凈水器時,要確保過濾介質和吸附劑的質量,避免使用有害物質。
2. 在進行水流操作時,要確保水流速度適中,避免過濾介質堵塞。
3. 在觀察過程中,要保持耐心,并記錄水的變化過程。
4. 實驗結束后,要將凈化后的水妥善處理或保存。
通過這個簡單的物理小實驗,同學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水的凈化過程和過濾的原理,同時也能培養(yǎng)自己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