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高三物理速率相關的題目:
1. 一輛汽車以速率v勻速向一座高山駛去,在某一位置鳴笛后,聲音經時間t傳播到高山上,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v_{0}。司機在聽到回聲時,距離山崖有多遠?
2. 一位騎著自行車的人經過某處時,手表上顯示的時間為t = 12:30,到達某高塔頂端時,手表上顯示的時間為t = 13:30,已知該人騎車速度大小為v_{人} = 4m/s,求該高塔的高度。
3. 一輛汽車以速度v_{1}沿直線勻速行駛,司機突然發現前方有緊急情況,經過t_{0}時間開始剎車,并最終勻減速直線運動到停止。已知汽車在剎車過程中加速度大小為a = 4m/s^{2},求汽車從開始剎車到停止的時間和位移。
4. 一輛汽車在公路上行駛,在前一半時間內以速度v_{1}做勻速直線運動,在后一半時間內以速度v_{2}做勻速直線運動,求汽車在整個過程中的平均速度。
5. 一輛汽車以速率v_{0}沿平直公路行駛,當它以大小為a的加速度剎車時,經t秒停下來,求汽車在前$t$秒內發生的位移。
上述題目均為基礎題,旨在考察學生對速率、勻變速直線運動等相關概念的理解和計算能力。
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作用,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過5s,速度達到10m/s。求物體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來求解。首先,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我們可以得到:
F - μmg = ma
其中,F是外力,μ是摩擦系數,m是物體質量,g是重力加速度,a是物體的加速度。
將已知量代入公式,我們可以得到:
20 - μ 5 10 = (5 10/5) a
接下來,我們需要根據運動學公式求解物體的位移。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
s = 1/2 a t^2
將已知量代入公式,我們可以得到:
s = 1/2 (5 10/5) (5^2) = 25m
最后,將物體的位移和已知的外力與摩擦系數代入牛頓第二定律的公式中,我們可以求解出摩擦系數:
μ = (F - ma) / mg = (20 - 5 10/5 5) / (5 10) = 0.2
所以,物體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