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的物理高考中,動量是一個??嫉念I域,以下是一些動量必考的內容:
1. 動量的定義: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乘積,用P表示。
2. 動量定理: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的沖量等于它的動量的變化。
3. 動量守恒定律:在沒有外力作用的情況下,物體的動量是守恒的。
4. 碰撞:兩個物體在極短的時間內相互碰撞的現象。碰撞通常會產生能量的損失或速度的改變。
5. 火箭發射:動量守恒定律在火箭發射中的應用。火箭在上升過程中,燃料燃燒產生的能量傳給火箭,使火箭獲得足夠的速度,從而脫離地球引力。
6. 拋射體:如槍彈、箭等在發射時,由于受到外界的作用力而獲得一定的速度而被射出。
7. 碰撞問題:兩物體碰撞前后的速度變化問題,通常根據動量守恒定律解答。
8. 碰撞中的反彈:在某些情況下,碰撞可能是完全彈性的,即碰撞前后物體的速度可以相互交換。
9. 流星的自旋拋射:在某些情況下,流星可能通過自旋和拋射的方式進行發射,從而獲得足夠的速度。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建議查閱高考物理歷年真題以獲取更全面和準確的信息。
題目:
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從高度為$H$的斜面頂端自由下滑,斜面的傾斜角為$\theta$。求:
1. 小球下滑過程中重力沖量對小球做的功;
2. 小球滑到底端時速度的大小。
解答:
1. 小球下滑過程中重力沖量對小球做的功為:
$W = mgh = mgH$
2. 根據動量定理,小球受到的重力沖量$I = mgtan\theta$,方向豎直向下。由于小球在下滑過程中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所以支持力不做功。因此,小球滑到底端時的動能為:
$E_{k} = \frac{1}{2}mv^{2} = \frac{mgH}{sin\theta}$
解得:$v = \sqrt{\frac{2gH}{sin\theta}}$
所以,小球滑到底端時的速度大小為$\sqrt{\frac{2gH}{sin\theta}}$。
這個題目涉及到動量和沖量兩個物理量的應用,需要考生能夠正確理解動量和沖量的概念,并能夠根據題目中的條件進行正確的計算和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