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實驗有以下幾個:
1. 長度測量:包括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用停表測量時間、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電阻等實驗。
2.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3. 驗證牛頓第二定律。
4. 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
5. 實驗:用DIS(數字化信息系統)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
6. 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
7. 碰撞中的動量守恒實驗。
以上就是高考物理實驗的主要部分,其中每一個實驗都有其特定的實驗目的、器材、步驟、注意事項等。
實驗步驟:
1. 組裝器材:將小鐵球懸掛在細線上,細線應盡量細,且長度不宜太短。將細線固定在鐵架臺上。
2. 調整擺角,使其盡量小,但不要超過10度。
3. 測量擺長:測量鐵球直徑和懸點到鐵球的距離(擺長等于直徑除以擺長修正系數)。
4. 固定擺角,使細線豎直,開始計時。
5. 開始計時后,在細線上貼上白紙片,在相同時間內,計數紙片通過的數量即為周期。
6. 重復步驟5,至少三次。
7. 利用公式計算重力加速度。
注意事項:
1. 擺角不能太大,以免影響實驗結果。
2. 擺長需要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3. 計時要準確,保證每次擺動的周期相同。
4. 實驗過程中要保持細線豎直,以免影響計數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