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組總分為300分,共考9門科目。
高考物理組合包括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等科目,不同省份的選科組合種類不同,具體分數(shù)和及格分數(shù)需要根據(jù)所在省份確定。
此外,不同省份的本科分數(shù)線也不同,具體取決于所在省份和文理科。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建議詢問當?shù)亟逃只驅W校老師獲取準確信息。
【例題】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個質量為M的木塊A以一定的速度向右運動,木塊上有一質量為m的物體B開始時靜止在木塊A上。已知B受到A的摩擦力大小為Ff,方向向左。為了使B與A相對靜止,可采用對A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恒力F,那么在A、B開始相對運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當F較小時,B相對于地面可能向左運動
B. 當F較大時,B相對于地面可能向右運動
C. 當F較小時,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小于Ff
D. 當F較大時,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大于Ff
【答案】
ABD。
【解析】
本題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和動量守恒定律的應用,關鍵是正確受力分析,注意摩擦力與合外力的關系。
當水平面光滑時,A、B組成的系統(tǒng)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合外力為零,系統(tǒng)動量守恒。當水平面不光滑時,A、B組成的系統(tǒng)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合外力為摩擦力與恒力F之和,系統(tǒng)動量不守恒。當水平面不光滑時,若恒力F較大,則系統(tǒng)所受摩擦力不足以提供足夠的加速度使系統(tǒng)與A相對靜止,此時B相對于地面可能向右運動;若恒力F較小,則系統(tǒng)所受摩擦力不足以提供足夠的加速度使系統(tǒng)與A相對靜止時,B相對于地面也可能向右運動;當水平面不光滑時,若摩擦力足夠大時,則系統(tǒng)所受合外力大于摩擦力與恒力之和,此時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大于Ff。
【例題答案】
ABD。
以上題目中涉及到的知識點包括牛頓第二定律、動量守恒定律以及摩擦力的應用等。通過這道題目,你可以了解到高考物理試題的形式和難度,并學會如何應用相關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