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選考模塊包括力學部分、電學部分、光學和近代物理部分。具體包括:
1. 運動學、動力學以及能量部分:包括輕桿、輕繩、小滑塊等模型的運動學問題,動力學中的合運動與分運動的關系,功能原理等等。
2. 靜力學和受力分析:這部分是物理入門的基礎,也是物理選考中的重點內容。
3. 振動和波:這部分內容常與簡諧運動公式相結合出題。
4. 分子動理論:包括氣體、液體表面張力等部分。
5. 電場和磁場:這部分是高中物理的難點,也是高考必考內容。
6. 光學成像問題:包括透鏡成像規律,菲涅耳公式等等。
高考物理選考模塊還包括近代物理部分,如原子物理、狹義相對論、量子物理等,但這些內容較為抽象,難度較大,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例題】(多選)在研究物體運動過程中,常常會用到慣性概念,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汽車急剎車時,乘客向前傾,表明物體有慣性
B. 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表明物體有慣性
C. 物體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D. 物體所受的外力越大,慣性越小
分析: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它是物體固有的屬性,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其它因素無關。
答案:A. 汽車急剎車時,乘客向前傾,表明物體有慣性;B. 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表明物體有慣性。
說明:本題考查了對慣性的理解,要明確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