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配合物理論的知識點包括:
1. 配合物的概念:配體和配位體,中心原子(離子)和配體之間的結合是靜電作用,配合物也叫絡合物。
2. 配合物的實例: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2Na)。
3. 配合物的立體構型:中心原子(離子)的價電子對和配位體提供的電子對共同組成配合鍵,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空間構型。
4. 配合物的應用:在分析化學中,EDTA常被用作測定金屬離子的試劑,金屬-EDTA配合物常被用作絡合指示劑。
此外,配合物理論還包括配位數、配位鍵、穩定常數、不穩定常數、累積穩定常數、累積不穩定常數等知識點。配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也有廣泛的應用,如四乙基氫氧化銨、六水合氯化鐵等。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建議查閱高考化學的專門書籍,以獲取更全面和準確的配合物理論的知識點。
題目:寫出銅(II)離子與氨分子形成的配合物的化學式,并標出電子的成鍵情況。
解答:
配合物化學式: [Cu(NH?)?]2?
電子成鍵情況:
銅離子為29號元素,其3d軌道電子排布為半充滿狀態,較為穩定。氨分子中氮原子的2p軌道上有孤對電子。當銅離子與氨分子形成配合物時,銅離子提供空3d軌道,與氨分子的2p孤對電子形成配位鍵,從而將孤對電子填入軌道,使配合物更加穩定。
在 [Cu(NH?)?]2? 中,銅離子提供空3d軌道,與四個氨分子中的孤對電子形成配位鍵,每個氨分子提供一對孤對電子。因此,配合物的化學式為 [Cu(NH?)?]2?。
希望這個例題能夠幫助你理解配合物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