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首選科目有物理、化學。
高考物理是一門面向中學生理科的自然科學,研究的內容包括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尤其是它們的相互作用與運動。主要內容包括力學、電學、光學、熱學等多個部分。
高中選擇物理化學,可以報考的大學專業范圍會廣一些。除了理工類、理科的大學專業,還包括部分文科大學專業。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建議咨詢高中老師或者查看最新的高考政策以獲取最準確的信息。
例題:
【題目】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如果在下落的過程中,它的重力加快度大小突然減少到原來的1/2,那么在2秒內物體的下落距離是多少?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自由落體運動的基本規律,根據自由落體運動的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
設物體下落前的重力加速度為$g$,物體下落的總時間為$t$,物體下落的距離為$h$。
根據自由落體運動的公式有:$h = \frac{1}{2}gt^{2}$
當重力加速度減少到原來的$\frac{1}{2}$時,物體下落的時間為$t^{\prime}$,則有:$h^{\prime} = \frac{1}{2}g^{\prime}t^{\prime 2}$
由于物體下落的總時間不變,所以有:$t = t^{\prime}$
聯立以上各式解得:$h = \frac{1}{2}g(t - 2)^{2}$
當$g = 10m/s^{2}$時,$h = 60m$
所以,在2秒內物體下落的距離為60米。
這個例題涉及到自由落體運動的基本規律,通過分析可以得出物體下落的距離與重力加速度的變化有關。在解題過程中,需要注意各個量的單位和符號的正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