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距離公式總結如下:
1. 距離=速度×時間,這是最基本的速度與距離的關系。
2. 位移=距離-初始到終點的距離,這是從物體運動過程中的位置變化來描述距離的公式。
3. 平均速度=總位移/總時間,這是描述物體運動平均速度的公式。
4. 瞬時速度=物體在該點的速度,這是描述物體在運動過程中某一時刻的速度的公式。
5. 速度變化量=末速度-初速度,這是描述速度變化量的公式。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距離公式,如質心間的距離、電場中兩點間的電勢差等等。在高考物理中,需要熟練掌握這些公式,并能夠根據具體問題選擇合適的公式進行計算。
高考物理距離公式:s = ut + 1/2at2。
例題:一輛汽車以速度v行駛了2/3的路程,接著以20km/h的速度跑完了余下路程,共用去35min,求汽車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析:設全程的路程為s,則有:
已知前半程時間t1 = 2/3s/v = s/3v
后半程時間t2 = (s-s/3v)/20 = s/60v
總時間t = 35min = 35 × 60s/100s = 21s
平均速度v = s/(t1 + t2) = s/(s/3v + s/60v) = 48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