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選修題目通常會考察以下幾個考點:
1. 選修題中的動量守恒定律的應用,包括碰撞、反沖、爆炸等問題,以及在變力作用下物體運動規律的研究。
2. 選修題中的能量問題,包括功和能的關系、功能關系及其在實踐中的應用,還會涉及到能量轉化的方向性問題。
3. 分子動理論的內容和氣體性質也是選修題目中常見的考點。
4. 選修題中也會考察電學部分的內容,如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電容器的相關計算等。
5. 選修3-5中,會涉及到原子核的人工轉變,以及質能方程的相關計算等。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的考試內容還需要以當年高考考試說明為準。
例題:某地氣溫為25℃時,空氣的相對濕度為50%,此時每立方米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約為多少克?已知水的飽和蒸汽壓為p=2.37×10^5Pa。
解答:
解:已知相對濕度為50%,即水蒸氣的實際含量與同溫下的飽和蒸汽壓的比值為0.5。
設某溫度下的飽和蒸汽壓為p,則此時水蒸氣的實際含量為:
ρ = p × ρ × 50%
其中ρ表示空氣的密度,單位為克/升。
已知水的飽和蒸汽壓為p=2.37×10^5Pa,空氣的密度ρ=1.293g/L,代入上述公式可得:
ρ = 2.37 × 10^5Pa × 1.293g/L × 50% = 16.6g/m^3
因此,此時每立方米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約為16.6克。
總結:本題主要考察了物態與濕度這一考點,需要考生理解相對濕度的概念,并能夠根據公式進行計算。同時,還需要考生了解水的飽和蒸汽壓的概念及其與溫度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