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輔導初中物理精品課杠桿包括以下內容:
1. 了解杠桿的基本概念和類型,如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
2. 理解杠桿的五要素,包括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
3. 掌握杠桿的平衡條件,即動力乘以動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4. 了解杠桿的分類及其特點:
- 省力杠桿:能夠用較小的力產生較大的力矩。
- 費力杠桿:能夠用較大的力產生較小的力矩,但使用起來不便捷。
- 等臂杠桿:三個力(動力、阻力和支點)到支點的距離相等,沒有省力或費力的說法。
5. 理解杠桿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及其作用,如桿秤、起重機等。
此外,猿輔導初中物理精品課杠桿還會涉及到一些更深入的內容,例如杠桿的平衡條件及其應用、杠桿的優化等等。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杠桿原理,為后續物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題:小明用一個動滑輪將重為18N的物體勻速提高到高處。他所用拉力為10N,則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多少?
分析:
這是一個動滑輪,所以繩子的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物體上升距離的兩倍。根據功的原理,使用動滑輪時做的額外功為W額外 = W總 × 額外功比例系數 = Fs × 額外功比例系數 = (G物 + G動)h × 額外功比例系數 = (18N + 10N) × h × 額外功比例系數。
解:
已知:G物 = 18N,F = 10N,h = 2s,額外功比例系數為0.2。
根據機械效率的定義,機械效率 = 有用功 / 總功 = W有用 / W總 = Gh / Fs = 18N × h / (10N × 2h) = 90%。
答: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90%。
這個例題涵蓋了杠桿的基本概念、機械效率和動滑輪的工作原理,通過簡單的題目幫助學生理解這些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