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課程計劃“力的合成”.docx
高中物理力合成的教學目標與知識目標
1、掌握平行四邊形力的定律;
2.初步應用平行四邊形力的定律,求解匯流力的合力;
3、能用圖解法求解兩個共點力的合力;能判斷合力隨角度的變化情況貝語網校,了解合力的變化范圍。
1、能通過實驗證明兩個互為角度的共點力的合成符合平行四邊形規律;
2.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和科研態度。教學建議: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本課的重點是通過實驗推導平行四邊形力的定律,這也是本章的重點。
2.本章的難點是對物體進行簡單的力分析,并通過作圖確定合力。教學建議
1. 講解共軛力概念的教學建議講解共軛力概念時,需要強調,不僅作用于物體同一點的力是共軛力,而且作用線相交于一點的力也叫共軛力。注意區分平行力和共軛力(平行力的合成請參考擴展資料中的“平行力的合成與分解”)。教師在講解例子時應避免這個問題。
2、對向量合成教學方法的建議 本課的重點是通過實驗來總結平行四邊形力的定律,也是本章的重點。由于學生剛開始學習向量的運算方法,講解需要從學生能感知和理解的日常現象和規律入手,理解合力的概念,從實驗現象中總結出力的合成規律。由于向量的運算規律是向量概念的核心內容,也是學習物理的基礎,對于剛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跨越,所以在教學時,教師需要注意規范,但不必急于求成。通過一定數量的提問,加強學生對平行四邊形定律的理解。由于力的合成與分解的基礎是先分析物體上的作用力,在先前的力的知識中,學生對單個力的分析過程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在知識整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實踐做好規范示范。
3. 關于用作圖法求解多個匯流力合力的建議
1.講解用圖解法求解共點力的合力,使學生在復習力的圖解法的基礎上,加深對矢量概念的理解,掌握矢量的計算規則。
2.注意畫圖的規范性。本部分可以配合學生自主實驗進行教學。 第四節 力的合成與分解 教學設計過程: 1.復習問題: 1.什么是力?
2.力的作用與哪些因素有關?教師總結并介紹新課內容。
二、新課介紹:1、通過初中學習的單一力的作用效果,與兩個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介紹共點力、合力、分力的概念。同時展示教學圖片力 教學設計高中物理,如兩個人挑水、拉繩子、拔河等圖片。(圖片可在多媒體資料中的圖示中找到)
2. 問題一:已知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F
1. F2 的大小分別為 50N 和 80N,若兩個力的方向相同,則合力的大小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是什么?(講解時應強調:描述力時,應同時陳述大小和方向,以體現力的矢量性質)
3. 提出問題
2. 基于問題 1 的進一步提問:如果 F
1、F2中兩個力的方向相反,它們的合力的大小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是什么?在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答案后,教師總結“同一條直線上兩個力的合力”的規律:當一個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時,可以用一個力去代替這些力,其作用效果完全相同,這個力就叫這些力的合力。給定幾個力,求它們的合力,叫力的合力。指出:(1)在同一直線上,兩個方向相同的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兩個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與兩個力的方向相同。
(2)在同一直線上,兩個方向相反的力的合力等于這兩個力的差值,合力的方向與較大力的方向相同。
4. 提出問題
3. 如果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合力的大小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是什么?教師展示投影和圖片:兩個學生舉水 vs. 一個學生舉水,并讓學生思考:一個力的作用與兩個力的作用相同,考慮“總合力大于各個力”是否正確?
5. 教師可利用平行四邊形法則演示器,演示力的合成與分解(演示實驗可參考多媒體資料中的視頻文件);演示一:將橡皮筋固定在A點,演示利用兩個力F
1. 用力F2把橡皮筋拉到O點,然后演示如何用力F把橡皮筋拉到O點。比較兩次演示的結果,并用力圖法表達力的大小和方向。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律,在實驗前,老師可以設計F
1. F2 的大小分別為 3N 和 4N,兩個力之間的夾角為 90 度。這使得數學更加簡單,學生可以很容易地找到 F
1、F2與F的關系滿足勾股定理,進而得到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律。 老師總結:兩個互為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代表兩個力的線段作為鄰邊,做成平行四邊形,它們之間的對角線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6.學生可利用小組實驗驗證平行四邊形力的定律(可參考多媒體資料中的視頻實驗):實驗器材:一塊方形木板、兩張八折白紙、若干個圖釘、兩個彈簧秤、一根橡皮筋、若干細線、兩把尺子。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組裝實驗器材,進行實驗驗證。強調:需要記錄的數據(彈簧秤的讀數)和需要做的標記(橡皮筋兩次拉動的同一位置和兩個分力的方向)
7、老師總結:經過多次、縝密的實驗,最終確定了對角線的長度、方向與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一致力 教學設計高中物理,即對角線與合力重合,力和滿足平行四邊形定律。
8.讓學生根據書中的提示,算出合力與分力的關系。
3.課后總結及探究活動 “滑輪”問題研究主題 “滑輪”問題研究內容 初中學習滑輪問題后,了解“定”與“動”滑輪的作用,尤其是使用動滑輪時,是不是總是省力?研讀初中物理課本,在什么條件下,使用動滑輪最省力?觀察生活中使用滑輪的例子,表達自己的體會,或以書面形式寫下相關內容及研究成果。【高中物理力的合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