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大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種:
1. 優先動能定理:對于多過程的問題,優先考慮用動能定理解決問題。
2. 整體法:在連接體問題中,優先考慮用整體法,即把整個系統看成一個整體,用整體法可以避免內力(如摩擦力)的復雜分析。
3. 極值法:在處理一些物理問題時,通過尋找最值來解題,如位移的極值、速度的極值、電學中電阻的極值等。
4. 圖像法:通過圖像來表達兩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可以直觀地看出變化趨勢,有些問題如果用語言描述可能會很復雜。
5. 類比法:將新學習的物理規律與已有的知識進行類比,通過比較異同來學習新的物理規律。
6. 等效法:在物理學中,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規律在效果上等效。用等效法來解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請注意,這些大招只是工具,不能生搬硬套。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規律是關鍵,多做題、多總結是非常必要的。
題目: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從高度為$H$的斜面頂端自由下滑,斜面的傾斜角為$\alpha$。已知小球的加速度為$a$,它在斜面底端時受到的支持力為多少?
解析:
$H = \frac{1}{2}gt^{2}$ (1)
$a = \frac{v^{2}}{t}$ (2)
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t$是小球在斜面上滑下的時間,$v$是小球在底端的速度。
$mg\sin\alpha = ma$ (3)
其中$\sin\alpha$表示斜面的傾斜角度。
3. 在斜面底端時,小球的速度為$v = \sqrt{2gH}$。將這個速度代入(2)式中,可以得到:
$a = \frac{v^{2}}{t} = \frac{\sqrt{2gH}}{t}$ (4)
將(1)式和(4)式代入(3)式中,可以得到:
$mg\sin\alpha = m\frac{\sqrt{2gH}}{t}$
$N = mg\cos\alpha = mg\frac{\sqrt{g^{2}\sin^{2}\alpha + H^{2}}}{g}$
答案:小球在底端時受到的支持力為$mg\cos\alpha = mg\frac{\sqrt{g^{2}\sin^{2}\alpha + H^{2}}}{g}$。這個支持力的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乘以一個余弦值,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這個例題可以幫助考生過濾掉一些復雜的計算和推理問題,從而更容易地回答物理題目。考生可以通過這個例題來練習如何運用運動學公式和牛頓第二定律來解決物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