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公式有以下幾個方面:
1. 運動學: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位移與時間的關系;
2. 動力學:牛頓第二定律、動量定理、動能定理;
3. 機械波:波速與頻率的關系;
4. 電磁學:庫侖定律、電場強度、電勢能、電容的定義式、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
5. 光學: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
6. 熱學: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此外,還有原子物理部分,如玻爾的原子模型、氫光譜等。具體公式可能會根據高考大綱有所變化。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建議查閱近年高考真題以獲取更準確的信息。
題目:一個質量為 m 的小球,在斜面光滑的軌道上從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經過B點后進入水平軌道,最后停在C點。已知AB段是半徑為R的圓弧軌道,其摩擦因數為μ,BC段是粗糙的水平軌道,BC間的距離為L。求小球在斜面軌道上經過B點時的動能。
解析:
1. 已知量:小球的質量 m、斜面軌道半徑 R、斜面軌道與水平軌道的高度差 h、斜面軌道與水平軌道間的摩擦因數 μ、BC間的距離 L。
2. 未知量:小球經過B點時的動能 EKb。
3. 物理規律:機械能守恒定律、牛頓第二定律。
4. 建立物理模型:小球在斜面軌道上運動可視為圓周運動,在水平軌道上運動可視為勻減速直線運動。
5. 寫出表達式: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得小球經過B點時的動能表達式為 EKb = mgh + 1/2mv2;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在斜面軌道上運動時的向心加速度 a = g + v2/R。
6. 求解:帶入已知量和相關數據,解得 EKb = mgh + m(gR2/2L) - μmgL。
答案:小球經過B點時的動能為 mgh + m(gR2/2L) - μmgL。
這個例題展示了如何應用物理高考公式來求解一個具體的問題,通過機械能守恒定律和牛頓第二定律來建立物理模型并求解。希望這個例子能夠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物理高考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