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3+1+2,物理10分,歷史10分。
“3”指的是全國統一考試語文、數學、外語(含英語、俄語、日語等)3門科目,每科滿分原始分均為150分,以轉換后的等級轉換分計入考生總成績。 “1”和“2”為選擇性考試科目,其中“1”指物理或歷史科目,以原始分計入總成績,“2”指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任意選2科,每科滿分原始分均為100分,以轉換后的等級轉換分計入考生總成績。
新高考改革方案總分值設置為“3+3”模式。其中,“3”指的是全國統一考試語文、數學、外語(含英語、俄語、日語等)3門科目,每科滿分原始分均為150分,以轉換后的等級轉換分計入考生總成績。“自主選擇3門等級考試科目”的考試科目政策指考生除參加全國統一考試外,還可以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科目中,選擇3門作為高考的選考科目。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建議咨詢老師或者查看相關官方文件。
新高考改革后,大部分省份將物理作為首選科目,賦分制為100分,滿分1050分試卷中物理占90分
例題:
【本題考查選修3-5模塊】
【本題考查內容】
(1)氫原子能級結構;
(2)光電效應;
(3)核反應方程;
(4)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和偏轉。
【問題】
用能量為13.6eV的光子照射一群處于基態(量子數n=1)的氫原子,能使氫原子激發到第幾能級?
【分析】
根據氫原子能級圖可知,基態氫原子的能量為E_{1} = - 13.6eV。光子能量為E_{γ} = h\nu = h\frac{c}{\lambda} = 13.6eV,其中c為光速,h為普朗克常量。
當光子能量大于等于基態氫原子的電勢能時,氫原子才能被激發。因此,基態氫原子吸收光子后,電勢能將發生變化。
【解答】
根據玻爾理論,基態氫原子吸收光子后,電勢能將發生變化。當電勢能等于電子動能時,氫原子被激發到第幾能級?
根據玻爾理論,基態氫原子吸收光子后,電子將躍遷到n=2的能級上。此時電子的動能E_{k} = E_{2} - E_{1} = 0.5eV。
根據光電效應方程可知,光子能量大于等于基態氫原子的電勢能時,氫原子才能被激發。因此,基態氫原子吸收光子后,將躍遷到n=2的能級上。
因此,本題答案為第n=2的能級。
【說明】
本題答案僅供參考,具體得分情況請以官方公布為準。本題主要考查了光電效應方程、玻爾理論等知識點的應用。難度一般。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新高考物理試卷的難度和內容可能會因年份和地區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