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給出高中物理高考的所有題目,但可以提供一些高中物理高考的經典例題:
1. 打點計時器:利用打點計時器測瞬時速度和加速度。
2. 豎直上拋運動:豎直上拋運動的一個特點是上升過程是減速運動,下落過程是加速運動。
3. 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的使用。
4. 電磁感應:電磁感應現象中會產生感應電動勢,同時也會產生感應電流。
5. 實驗: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研究平拋物體運動、探究動能定理、電場中等勢線的描繪、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等。
以上僅是部分示例,可以查閱教育類書籍獲取更多信息。
題目:
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作用,從靜止開始運動,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求:
1. 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大小;
2. 物體在前5秒內的位移大小;
3. 如果在物體運動的過程中,突然將水平外力撤去,求撤去外力后物體還能運動多長時間?
解答:
1.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物體所受的合力為:
F合 = F - μmg = 20 - 0.2 × 5 × 10 × 9.8 = 7N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
a = F合 / m = 7 / 5 = 1.4m/s2
2.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物體在前5秒內的位移為:
x = 1/2at2 = 1/2 × 1.4 × 52 = 35m
3. 當撤去外力后,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仍為μmg = 10N,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
a' = F合' / m = - μmg / m = - 10 / 5 = - 2m/s2
物體將做勻減速運動,直到速度為零后停止運動。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物體停止運動所需的時間為:
t'' = v/a' = 0 / ( - 2) = ∞ (無限長)
所以,撤去外力后物體將一直運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