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的固定題型主要包括選擇題、實驗題、計算題等。
選擇題:共8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32分。出題方向可能包括力學的天體部分、動量部分、牛頓環、光的干涉、運動學公式(追擊問題)、多過程問題、連接體問題、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等。此外,選修3-5中的碰撞部分和多普勒效應也可能會考到。
實驗題:分為力學實驗題和電學實驗題,主要考察實驗儀器的選擇、數據的處理、誤差分析等。
計算題:分為力學部分和電學部分,力學部分常考牛頓運動定律綜合題、動量定理綜合題,電學部分常考電路的分析計算題(含動態電路分析)、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此外,光學和近代物理部分也會考一些選修題,比如光的干涉、衍射,多普勒效應,黑體輻射,光電效應等。
請注意,雖然這些題型是常見的,但高考的題型和難度都是由教育部根據每年的考試大綱制定的,可能會有所變化。因此,建議在高考復習時,根據官方指南和歷年真題進行復習,以了解各種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技巧。
題目:一個質量為 m 的小球,在距離地面高度為 H 的位置以初速度 v 水平拋出。求小球落地時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解答:
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在豎直方向上做自由落體運動。根據運動學公式,可得到小球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為:
v = sqrt(v^2 + (2gH)^0.5)
其中,g 為重力加速度。
由于小球在空中的運動軌跡為拋物線,因此落地時的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 θ,可由余弦定理得到:
tanθ = H / sqrt(v^2 - (v_0)^2)
其中,v_0 為小球拋出時的初速度。
綜上所述,小球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為 sqrt(v^2 + (2gH)^0.5),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 θ,可由余弦定理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