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物理公式如下:
1. 牛頓第二定律:$F = ma$。
2. 勻變速直線運動:$s = \frac{1}{2}at^{2}$。
3. 勻速圓周運動線速度:$v = \frac{2\pi R}{T}$。
4. 動量定理:$\bigtriangleup P = Ft$。
5. 動量守恒定律:$P_{前} = P_{后}$。
6. 機械能守恒定律:$E_{k1} + E_{k2} = E_{k3}$。
7. 萬有引力定律:$F = G\frac{m_{1}m_{2}}{r^{2}}$。
8. 動量定理的微分形式:$\frac{\Delta P}{t} = F$。
9. 動量守恒定律的適用條件:系統不受外力或系統所受的外力的合力為零。
此外,還有動能定理、動能和動量的關系、動量定理的推論等公式。
請注意,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具體內容請以官方發布的信息為準。
例題:
一質量為5kg的物體在傾角為30°的斜面上恰能勻速下滑。試求:
(1)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2)如果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將該物體由靜止沿斜面推到該斜面的頂端,已知斜面長為0.5m,物體從斜面底端到達頂端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
【分析】
(1)物體勻速下滑時受力平衡,根據平衡條件求解動摩擦因數;
(2)根據動能定理求出物體從斜面底端到達頂端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解答】
(1)物體勻速下滑時受力平衡,根據平衡條件得:
$mg\sin 30^{\circ} = \mu mg\cos 30^{\circ}$
解得:$\mu = \frac{1}{2}$
(2)根據動能定理得:$F\cos 30^{\circ} - \mu mg\sin 30^{\circ}l - W_{f} = \frac{1}{2}mv^{2}$
解得:$W_{f} = \frac{1}{2}mv^{2} - (F\cos 30^{\circ} - \mu mg\sin 30^{\circ})l = - 5J$
所以物體從斜面底端到達頂端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了5J的功。
【公式說明】
本題中應用了重力勢能和動能定理,其中重力勢能的變化量可以根據重力做功求解,動能的變化量可以根據合外力做功求解。動摩擦因數$\mu$是反映物體與接觸面間的摩擦性質的一個物理量,它的大小取決于接觸面的材料、粗糙程度等因素。本題中還涉及到長度和位移的概念,長度是指物體兩點之間的距離,位移是指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時,從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本題中物體從斜面底端到達頂端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物體在斜面上發生的位移與摩擦因數的乘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