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物理新高考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必考內容:考綱有較大變動,增加了“碰撞理論”、“外力作用下的振動”、“機械波的圖象”、“原子結構”等知識點。題型上,增加了實驗題,實驗題不再是只考力學和電學,而是覆蓋力學、電學、光學和原電學四部分。
2. 選考內容: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和高校招生要求選擇不同選修模塊。
具體來說,2021高考物理新高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考點:
1. 運動學(包括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位移時間關系、速度時間關系、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圖象等);
2. 牛頓運動定律(包括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三定律、牛頓第二定律等);
3. 動量(包括沖量、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及其推論等);
4. 機械能(包括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等);
5. 曲線運動(包括拋體運動、平拋運動規律、圓周運動規律等);
6. 萬有引力(包括萬有引力定律、天體運動規律等);
7. 熱力學(包括分子動理論、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等);
8. 電場(包括電場強度、電勢差、電勢能等);
9. 電路(包括歐姆定律、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等);
10. 磁場(包括磁場、磁感應強度、安培力等)。
此外,選修3-5的內容也可能會考到,包括碰撞理論、動量定理、原子結構等。具體考試內容可能會根據考試大綱和歷年真題有所變化。
題目: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的作用下,從斜面底端上滑到斜面頂端的過程中,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u,斜面固定不動。已知斜面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a,斜面足夠長。求物體在斜面上能夠上滑的最大距離。
解題思路:
1. 確定研究對象:質量為m的物體;
2. 明確研究過程:物體從斜面底端上滑到斜面頂端的過程;
3. 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結合解題。
解題過程:
1. 將物體作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并應用牛頓第二定律:
F-mg-umgsina=ma
a=(F-mgusina)/m
2. 根據運動學公式 s=v0^2/2a 可求得物體在斜面上能夠上滑的最大距離:
s=a^2/(2g(1-usina))
其中,a為加速度,v0為初速度(物體上滑時沿斜面向下的分速度)。
總結:本題主要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的應用,解題的關鍵是正確受力分析和理解題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具體的情境和數據,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加深對物理規律和方法的理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