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物理高考解析有以下內容:
1. 重視教材的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尤其是對基本物理量、物理公式所對應的研究方法的考查。
2. 突出對主干知識的考查,包括力學、電學和光學的基本知識,以及熱學的一些知識。
3. 重視實驗的考查,考題多以基礎實驗為切入點,重點考查對實驗的觀察分析、原理、數(shù)據(jù)處理、誤差分析等能力。
4. 突出對物理學思想及科學方法的考查,比如整體法、隔離法,控制變量法等。
5. 充分考查物理學史和物理思想在解題中的應用。
6. 充分考查對圖象的考查。
7. 充分考查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
此外,山東高考物理試題還注重基礎、突出能力、強調應用、關注科技、貼近生活、倡導研究性學習等特點。
建議咨詢山東高考閱卷老師以獲取更多山東物理高考解析信息。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與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的拉力作用,拉力大小為20N,物體與地面間的滑動摩擦因數(shù)為0.2,求物體在拉力作用下沿地面運動的加速度大小。
解析:
1.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題目中的物理量和物理關系。已知物體的質量為5kg,拉力大小為20N,物體與地面間的滑動摩擦因數(shù)為0.2。
2. 物體受到的合力由拉力、摩擦力和重力在地面方向的分力共同作用產(chǎn)生。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
a = (Fcosθ - μ(mg - Fsinθ)) / m
其中,θ為拉力與水平方向的夾角。
3. 將已知量代入公式,得到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
a = (20 × 0.8 - 0.2 × (5 × 10 - 20 × 0.6)) / 5 = 2m/s2
4. 最后,根據(jù)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和初速度為零,可以求出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位移和速度。
通過以上解析過程,我們可以得出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和運動軌跡,從而更好地理解題目中的物理規(guī)律和解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