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甲卷物理有《高考物理試題調研》、《高考天利》等書籍的試題。
此外,還有部分原創題和名校模擬題,包括選擇題、實驗題和計算題,題目難度較大,主要面向全國卷高考考生。這些試題主要圍繞高考物理大綱,重點訓練考生的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請注意,由于實際情況可能有所變化,建議咨詢相關教育部門或考綱咨詢專家獲取更準確的信息。
題目:在實驗室中,小明用一根彈簧和一把刻度尺測量一個不規則形狀的物體的質量。他首先將不規則物體掛在彈簧的一端并固定,然后將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并拉伸至一定的長度,記下彈簧的初始長度為L0。接著,他逐漸減小不規則物體的質量,并觀察彈簧的長度變化,直到彈簧長度不再變化時,此時彈簧的長度為L1。最后,他根據彈簧的初始長度和最終長度,以及彈簧的伸長量(L1-L0)來計算不規則物體的質量。
1. 彈簧在拉伸過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這些力的大小如何?
2. 為什么當彈簧長度不再變化時,不規則物體的質量就可以被確定下來?
3. 假設不規則物體的質量為m,請用公式表示不規則物體的質量m與彈簧的初始長度L0、最終長度L1以及彈簧的伸長量之間的關系。
答案:
1. 彈簧在拉伸過程中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一個是物體的重力,另一個是彈簧自身的彈力。根據題意,物體的重力等于彈簧的彈力,因此這兩個力的大小相等。
2. 當彈簧長度不再變化時,說明物體所受的重力與彈簧的彈力相等,即物體所受的重力等于彈簧的彈力。因此,此時物體的質量就可以被確定下來。
3. 根據題意,彈簧的伸長量為L1-L0,而物體的質量為m。因此,物體的質量m與彈簧的初始長度L0、最終長度L1以及彈簧的伸長量之間的關系為:m = (L1 - L0) / g,其中g表示重力加速度。
希望這個例子能夠幫助你了解高考甲卷物理的難度和考察方向。當然,高考物理試題的形式和內容可能更加多樣化,你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對。